一、鋼鐵特性
強度高、塑性及耐性好、耐沖擊、功能牢靠、易于加工成闆材、型材和線材、傑出的焊接和鉚接功能。易鏽蝕、維護費用高、耐火性差、生産能耗大。
二、銅的性質
銅呈紫紅色光澤的金屬,密度8.92克/立方厘米。熔點1083.4±0.2℃,沸點2567℃。有很好的延展性。導熱和導電功能較好。
高純度,安排細密,含氧量極低。無氣孔、沙眼、疏松,導電功能極佳,電蝕出的模具外表精度高,經熱處理工藝,電極無方向性,适合精打,細打,具有傑出的熱電道性、加工性、延展性、防蝕性及耐候性等。
三、鋁的特性
原料輕、導電好、傳熱快、易延展、耐腐蝕、反射性強、功能可變、抗磁化、外觀美、阻燃性優、毒副作用小、吸音作用好。
四、鉛的特性
鉛是最軟的重金屬,也是比重較大的金屬之一,展性傑出,易與其他金屬構成合金。鉛最大的特性是能吸收效射線,如X射線和γ射線等。常見的化合價+2、+4。
五、錫的特性
金屬錫柔軟,易彎曲,熔點231.89°C,沸點2260°C。有三種同素異形體:白錫為四方晶系,密度7.28克/厘米3,硬度2,延展性好;灰錫為金剛石形立方晶系,密度5.75克/厘米3;脆錫為正交晶系,密度6.54克/厘米3。
在空氣中錫的外表生成二氧化錫保護膜而安穩,加熱下氧化反響加快;錫與鹵素加熱下反響生成四鹵化錫;也能與硫反響;錫對水安穩,能緩慢溶于稀酸,較快溶于濃酸中;錫能溶于強堿性溶液;在氯化鐵、氯化鋅等鹽類的酸性溶液中會被腐蝕。
六、鎳的特性
鎳,近似銀白色、硬而有延展性并具有鐵磁性的金屬元素,它能夠高度磨光和抗腐蝕。鎳屬于親鐵元素。在地核中含鎳最高,是天然的鎳鐵合金。在地殼中鐵鎂質岩石含鎳高于矽鋁質岩石,例如橄榄岩含鎳為花崗岩的1000倍,輝長岩含鎳為花崗岩的80倍。
鎳不溶于水,常溫下在潮濕空氣中外表構成細密的氧化膜,能阻止本體金屬繼續氧化。在稀酸中可緩慢溶解,釋放出氫氣而發生綠色的正二價鎳離子Ni2+;耐強堿。鎳可以在純氧中焚燒,發出耀眼白光。同樣的,鎳也可以在氯氣和氟氣中焚燒。對氧化劑溶液包含硝酸在内,均不發生反響。
七、鎂的特性
鎂是一個年青的金屬,20世紀才發展起來。
它呈銀白色,熔點649℃,質輕,密度為1.74克/厘米3,約為銅的1/4、鋁的2/3;其化學活性強,與氧的親合力大,常用做還原劑,去置換钛、锆、鈾、铍等金屬。粉狀或細條狀的鎂,在空氣中很易焚燒,焚燒時發出眩目的白光。
鎂與氟化物、氫氟酸和鉻酸不發生作用,也不受苛性堿侵蝕,但極易溶解于有機和無機酸中。鎂能直接與氮、硫和鹵素等化合。金屬鎂無磁性,且有傑出的熱消散性。
八、钛的特性
钛具有密度小、耐高溫、耐腐蝕等特性。钛合金強度高,很多用于制作軍用超音速飛機的結構部件,也用于制作火箭發動機殼體、人造衛星殼體等,還可用于制作船隻及潛艇的各種部件。
用钛合金制作火炮、坦克等,既能減輕重量,又很經用。钛在化工生産中常用于制作熱交換器,在電子工業中用做除氧劑。钛對人體無毒,也不和人體肌肉和骨骼發生反響,在醫學上稱為“親生物金屬”。
因而廣泛用做醫療器械以及人工關節、人工心瓣、人造齒根等。近年來全世界對钛的需求日益增長。被譽為21世紀金屬。
我國的钛礦資源比較豐富。钛的熔點較高,密度較小,機械強度高,且簡單加工成形,并具有優異的耐腐蝕功能。在低溫和超低溫下,钛和钛合金仍能保持它們的傑出的機械功能。
九、鋅的特性
1 相對比重大、鑄造功能好,可以壓鑄形狀複雜、薄壁的精密件,鑄件外表潤滑,可進行外表處理:電鍍、噴塗、噴漆、抛光、研磨等,熔化與壓鑄時不吸鐵,不腐蝕壓型,不粘模,有很好的常溫機械功能和耐磨性,熔點低,簡單壓鑄成型。
十、钼的特性
钼為人體及動植物有必要的微量元素。為銀白色金屬,硬而堅韌。人體各種安排都含钼,成人體内總量為9mg,肝、腎中含量最高;钼與鎢的性質非常附近,其沸點和導電功能突出,線熱膨脹系數小,較鎢易于加工。
钼首要用于煉鋼工業,能提高鋼的強度、硬度和抗蝕性;钼的合金耐熱、抗腐蝕,可作宇航、火箭及核工業的耐熱部件:金屬钼在電子工業中可制作大型電極和栅極,以及放大器、發射管的各種部件。